接过先辈光荣的旗帜_《开学第一课》观后感600字 长剑当歌_

来源抄写作文网   2023-04-08 06:18:59

抄写作文网小编为大家提供接过先辈光荣的旗帜_《开学第一课》观后感600字 长剑当歌_来供大家参考,欢迎阅读。

接过先辈光荣的旗帜_《开学第一课》观后感600字

有这么一个故事:故事发生在八十多年前,在若尔盖大草原上,走着一支队伍,他们扛枪的扛枪,拄棍的拄棍。队伍里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,他手中那着一根柳棍,那还是从他的老家湘西天子山上折下来的。孩子叫侯徳明,他的母亲刘大梅、父亲侯清芝,都是红二方面军贺龙将军的战士,经过无数次战斗,父母和孩子走散了。不过,侯徳明并不害怕,因为身边的红军战士都喜欢这个娃娃,都用自己的身边呵护着他。傍晚时分,他们看见一星微弱的灯光。黑牦牛毡的帐篷里有一对藏族夫妇,看到侯徳明点那一眼,他们的眼睛亮了——男主人递过肉干,女主人端出酥油茶。小孩子侯徳明大口吃下去,然后,他安然入睡。头顶上不再是月光和星星,而是一顶黑牦牛毡帐篷。肚子里也不再是虫咬般的饥饿,不是辘辘的肠鸣,所以小娃娃侯徳明如死亡一般沉睡着,甚至连梦都不曾有。时间好像停滞了似的,当侯徳明猛然睁开眼时,身边除了藏族老夫妻,一个人也没有了。侯徳明一下子明白,藏族老阿妈正冲他露出母亲般的微笑,她的手上是牦牛肉干,还有侯徳明从天子山上折下的柳棍。小娃娃走出帐篷,把故乡的植物伙伴插入松软的土地。如今,在九曲黄河第一湾的旅游胜地,有一处著名的景点:红军柳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在《开学第一课》中,我认识了许多老红军和他们的长征故事,不过,我最喜欢胡正先老爷爷的长征故事了。

当时,红军物资却少,所以,身为通信员的胡正先,电池就是他的命。电池用完了就用自己的土方法做电池。他就把电池系在自己的脖子上。有一次,他掉入了一个深四五米的山沟里,他的电池掉了。当他醒来时,他发现山沟里有自己的电池,口粮,黄金。他把自己的电池重新系好,就顺着岩壁爬了上去。胡正先的选择是对的,如果他选择了别的东西,那么,他们可能失去了救命的机会。

看着五星红旗伴着国歌冉冉升起,我心中激动万分,看着看着,我就不禁想起长征时期感人的故事,不禁想起课文《金色的鱼钩》。

长剑当歌_观后感800字

这次,方勤馆长给大家推荐的三件国宝分别为“越王勾剑”、“云梦睡虎地秦简”、“曾侯乙编钟”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那把世界闻名的越王勾践剑。

“越王勾践剑”是越王最喜爱的宝剑,它也被世人称作“君王剑”“天下第一剑”!他之所以能够如此出名,一是因为它自身的精致和在岁月千年的侵蚀下不生锈的奇妙;二是源于它的使用者——越王。所谓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;剑不在精,有主则名!

越王勾践剑的介绍也让我耳目一新。经专家鉴定,“越王勾践剑”剑通高55.7厘米,宽4.6厘米,柄长8.4厘米,重875克,不足两瓶矿泉水的重量,以前我总以为这样一把名剑很长很重,这颠覆了我的想象。它含锡量约为16%到17%,极其锋利,剑身千年不朽,剑柄处有11道同心圆,距离仅为0.2毫米,刻有“钺王鸠浅,自乍用鐱”八字。这一系列的数据摆出来,我认为拿它和千年之后的锻造工艺相比较,也毫不逊色。

听完这些介绍之后,我十分的震惊:千年之前的古人,竟然能够凭借着自己的一双双妙手去锻造,哦不对,是创造一个如此奇妙的“生命体”,并且还能够让他在千年之后的今天依然展现出璀璨的光芒,不像其他的剑一般早已被腐蚀殆尽。我以我是一个中国人,我是一个湖北人为荣,为我们的老祖先们感到骄傲!

“越王勾践剑”,千年前他是越王的挚爱,千年后也是我最喜爱的剑。

越王勾践剑,千年前他是君王剑。王者之剑,不出则已,若出必须匡正诸侯,天下归服。

然而纵横捭阖的春秋乱世,早已是不见君王,只见成败。可是越王勾践剑被勾践的王者气息熏陶了那么多年,见证了越王大半生的传奇与寂寞,于时光里最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“天下第一剑”。

千年之后,我们还能够感受到剑上所持有的王者气息,但是却早不见那位君王的身影了。我想,这把剑应该是继承了他的王的意志,才能流传到现在的吧,否则,它也早就随着她的王一起,消失殆尽了吧......

可又一想,越王勾践是历史上的一代霸主,能屈能伸,乃大丈夫也。他的肉体虽亡,他的精神不也一样流传至今?现如今的我们也应该像他一样,用自身的正气去感染他人,去关心他人。遇事也要做到能屈能伸,为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,越王可以做到卧薪尝胆,东山再起;现在,为了我们的美好未来,我们一定也可以寒窗十载,一举成名!

标签:

热门推荐

猜你喜欢